酮亚胺类型树脂固化剂
本文介绍酮亚胺类型树脂固化剂。常用的胺类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酮类如甲乙酮、丙酮、丁酮、甲基异丁基酮等。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必须在反应过程中用吸水剂〔如无水AlCl3)移走生成的水.使反应向生成酮亚胺方向进行,结束反应得到红棕色粘稠液。
酮亚胺类型树脂固化剂必须密闭保存,防止水汽进入。酮亚胺类型树脂固化剂属于常温潜伏型,一遇到水分即离解为多元伯胺和相应的酮。多元伯胺与环氧树脂固化,因此可以作为期湿性固化剂.而离解的酮则挥发掉。
要求酮类具有良好的挥发性。涂膜厚度不宜超过200Pm.否则.酮亚胺离解困难,内层固化不完全.涂膜内层的酮不易挥发。被外层树脂固化物所包裹,影响固比物性能。表4为国产几种酮亚胺固比剂指标情况。
此外,酮亚胺品种中,酚醛变性酮亚胺是一种各项性能指标较优的固比剂,先由苯酚、甲醛、间苯二甲胺反应生成酚醛亚胺.再与甲基异丁基酮反应生成酚醛改性酮亚胺。
此酚醛变形酮亚胺不仅具有潮湿和低温固化特性,而且带有酚醛骨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树脂固化韧的耐湿性和耐腐蚀性。
以往的此类固化剂采用低分子胺为基础,因而粘接力和韧性太差,6 型固化剂是以长链脂环族胺为基础,不仅韧性增加.而且挥发性低,减小了对皮肤的刺激性,同时在固化剂分子结构中引入起固化促进作用的羟基加速固化.常作为无溶剂高固态涂料的固化剂使用。
甲基乙基酮由于具有羰基及与羰基相邻接的活泼氢,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反应。与盐酸或氢氧化钠一起加热发生缩合,生成3,4-二甲基-3-己烯-2-酮或3-甲基-3-庚烯-5-酮。长时间受日光照射时,生成乙烷、乙酸、缩合产物等。用硝酸氧化时生成联乙酰。用铬酸等强氧化剂氧化时生成乙酸。丁酮对热比较稳定,500℃以上热裂生成烯酮或甲基烯酮。与脂肪族或芳香族醛发生缩合时,生成高分子量的酮、环状化合物、缩酮以及树脂等。例如与甲醛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缩合,首先生成2-甲基-1-丁醇-3-酮,接着脱水生成甲基异丙烯基酮。
丁酮是干馏木材的蒸出液(木醇油)的重要组分。工业上从仲丁醇、丁烷等制取。
1.仲丁醇脱氢法
有气相和液相脱氢两种方法。气相脱氢用锌铜合金或氧化锌作催化剂,温度400~500℃,常压;液相脱氢用兰尼镍或亚铬酸铜作催化剂,温度150℃。液相脱氢反应温度及能耗较低,产率较高,催化剂寿命长,分离工艺简单。
扩链剂HER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固体是一种对称的芳香族二醇扩链剂,它与MDI有着良好的配伍性。
广泛应用于混炼型、浇注型、热塑型的PU弹性体制品。这种材料已经被证实能够较大限度地维持弹性体的持久性、弹性和可塑性,并把收缩性限制到较小,没有污染。同时,该材料除具有芳香族扩链的优点外,还避免了HQEE在稍微降温情况下迅速结晶现象的不足,提供了更好的可塑性、撕裂强度、初始强度、邵氏硬度、压缩变形、断裂变形以及低收缩性、抗切割、柔韧性好、防渗透性、熔点低、操作方便等特殊优点。如铸轮、密封件、压制垫、非粘结合轮胎、泥浆管内衬、滑板轮、鞋部件、饮料容器、氨纶以及软质和硬质包装材料等。
产品基本要素
外观:白色结晶状粉末
Cas No:102-40-9
月产量:10吨
包装方式:纸板桶,内衬黑色塑料袋;20公斤装。
2.丁烷液相氧化法
丁烷液相氧化的主产品是乙酸,同时副产丁酮(约占乙酸产量的16%)。反应温度150~225℃,压力4.0~8.0MPa。例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1976年用此法生产了22.6万吨乙酸,得到3.6万吨的副产丁酮。在美国约20%的丁酮是用此法生产的。截至2011年,正在研究、发展的方法有丁烯液相氧化法、异丁苯法等。
3.丁烯液相氧化法
此法称为互克尔法(Wacker法)。以氯化钯/氯化铜溶液为催化剂,在90~120℃、1.0~2.0MPa条件下进行反应。
CH2=CHCH2CH3[O2]→CH3COCH2CH3
丁烯转化率约95%,丁酮收率约88%,得到的反应液通过蒸馏等方法提纯而得到成品。此法工艺过程简单,但设备腐蚀严重,需用重金属作催化剂。此法尚未应用于大规模生产。
4.异丁苯法
正丁烯和苯经烃化生成异丁苯,异丁苯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丁苯,最后用酸分解得到丁酮和苯酚。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zjgyrchemic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