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二胺类扩链剂
为了得到分子量高的嵌段聚氨酯,需要对预聚体扩链。通常用醇二胺类扩链剂,扩链的反应速度很快,反应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除了扩链剂的种类和用量外,反应条件都会影响产物的结构和性能。
最常用的醇二胺类扩链剂是乙二胺、丙二胺和环己二胺,有时也用肼和双酰肼,许多情况下是用它们的混合物,以达到调节聚合物的可溶性。有些双异氰酸酯在制预缩聚体时不曾与二醇化合物反应,这些游离的双异氰酸酯也会与醇二胺类扩链剂中的二元胺反应,并进入硬链段中。
氨纶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种合成纤维。它是一种重要的高技术纤维,具有软硬嵌段的区段结构特征,性能优异,越来越多的纺织品都混入适量氨纶以提高其服用性能。
氨纶的学名是聚氨基甲酸酯弹性纤维,一般所说的弹性纤维是指“由至少85%(重量)聚氨酯链段组成的合成线型大分子”,“拉长至3倍后能快速回复到原来长度”的纤维。在美国这种纤维被称为Spandex纤维,在欧洲,更普遍称为Elastane纤维。
弹性纤维最早由O.Bayer及其同事在德国于1937年,采用二异氰酸加聚工艺,获得了以聚氨基甲酸乙酯为主要组成的弹性纤维。
随着弹性纺织品种类和用量增加,我国氨纶生产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扩大。从世界氨纶生产来看,氨纶的生产发展最迅速。
与其他合成纤维不同的是,聚氨酯纤维是有似橡胶伸缩性能的特殊纤维;它的发展过程与其他纤维也不同,它是随着纺织新商品不断开发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从弹性好的袜统、连裤袜开始,进入到具有功能性的游泳衣、紧身衣裤等运动服,继而发展到要求有高审美性和舒适性的紧身内衣、衬裙、衬裤、衬衣等内衣用料。近来,因其穿着舒适性和设计适应性好,还迅速应用到衬衫、各种纤维的混纺外衣、针织外衣等高档面料和高档服装。 随着氨纶新品种的开发,其性能不断改善,今后还会出现一些耐热、耐氯和易染色的功能性产品,其用途更加广阔。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环脂胺固化剂扩链剂dacm,macm)
产品应用:产品性能与巴斯夫(BASF)的dmdc(即 Laromin C260或Baxxodour EC331)一样;用途如下:
1、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高档打磨,饰品胶);
2、环氧涂料固化剂(船舶漆,重防腐漆等工业建筑漆);
3、还氧复合材料固化剂(风力叶片固化剂,风力模具料固化剂,胶辊固化剂);
4、应用用于聚氨酯(PU),聚脲喷涂弹性体(SPUA)等的扩链剂,助剂;
5、应用于聚天门冬氨酸酯,聚酰胺(PA)等.
6、用于合成异氰酸酯,进一步制备成UV涂料、PU漆、透明弹性体及胶粘剂等,此外,也应用于聚酰胺和环氧树脂工业。
推荐用量:配合比100:32(相对于EEW=190环氧树脂),可使用时间400min(25°150g)。
氨纶的生产:纺丝方法
(1)干法纺丝 粘性较高的纺丝液经过加热尖塔,使丝液中的溶剂挥发而凝固成丝。
(2)湿法纺丝 喷出的纺丝液射入凝固浴中后,因溶剂扩散而凝固成丝,这种方法纺的丝,超分子结构不同于干法纺丝,具有皮层特征。
(3)反应纺丝 这种方法类似湿法纺丝,只是凝固浴中含有使丝粘液表面快速凝固的化合物,例如二胺化合物,它与丝液发生化学反应,加速凝固速度。
(4)熔体纺丝 由热塑性聚氨酯熔体纺丝,经空气冷凝而成丝。目前干法纺丝应用最多,约占整个弹性纤维生产的80%以上。但熔体纺丝在不断增多,它有不少优点。
不同纺丝方法所需纺丝液组成不同,所纺得的氨纶性能和结构也不一样。因为纺丝时除了上述一些组成外,还要加入不少添加剂。
例如为了控制纺丝液的粘度和聚氨酯共聚物的分子量,往往要加少量单官能团的双烷基胺;另外,根据需要常加入消光剂、着色剂、光稳定剂以及染色改性剂等,这些组成都会影响氨纶的性能。所以即使选用的原料相同,采用同种方法纺丝,所得的氨纶网络结构是不尽相同的。这种差异和用单种高分子物纺制的涤纶和锦纶相差很大,在染整加工时要特别注意。
纺出的氨纶长丝往往是一束由单丝粘结的复丝,它与橡胶丝不同,311dtex氨纶是由32根单丝粘结而成,单丝不发生分离,由于单丝很细(5.5~11.0dtex),它们相互间有适当间隙,故手感柔软。而挤出的橡胶丝是一根圆形截面单丝,直径较粗,手感较硬。
不同方法纺出的氨纶丝截面也是不同的。一般干法纺制的长丝是圆形或豆形截面单丝,并具有光滑的纵视面;而湿法纺制的单丝截面呈不规则形状;化学反应法纺制的丝条具有皮芯结构特征。和其他合成纤维一样,纺出的氨纶丝还上有一层油剂,它对染整加工很不利。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zjgyrchemic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