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扩链剂
分别用M-CDEA和MOCA两种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扩链剂用于PCL-TDI预聚体和PTMG-TDI预聚体的合成。不同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扩链剂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以M-CDEA作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扩链剂,合成聚氨酯弹性体时,其凝胶时间明显比MOCA作为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扩链剂的要快,可见M-CDEA的活性要比MOCA高。
因为M-CDEA苯环上吸电子基团-Cl与氨基的距离较MOCA远,提高了氨基的反应活性,因而M-CDEA的活性要比MOCA的高。
M-CDEA熔点88~90℃, 白色固体,融化后呈透明液体,随着温度的降低,M-CDEA的粘度增大,当温度在70℃左右时其粘度明显增加,并且容器挂壁较多,如果继续降低温度,在40℃左右时其流动性降至最低值,但M-CDEA的外观还是透明液体,反复加热其颜色的变化影响不大。
由于M-CDEA的反应活性较大,因此应尽量降低M-CDEA的混合温度和预聚体的温度,以延长制品的流动性,提高工艺操作性能,通过实验选用M-CDEA的温度为75℃,预聚体温度为80℃左右是适合的。
普通MOCA,浅黄色固体,熔点大于98℃,在高温或长时间加热时会氧化,使颜色变深,当温度降低时会结晶析出,直至变成黄色固体。如果温度过低,和预聚体组分混合后会有MOCA析出,在制品内部出现雪花状MOCA晶体,影响制品质量和外观。
PCL+ M-CDEA表示软段为PCL结构的预聚体和扩链剂为M-CDEA制备的PUE,以下如此类推。
不同聚氨酯弹性体(材料)扩链剂对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实验。分别用不同扩链剂M-CDEA和MOCA与软段结构为PCL类型预聚体和PTMG型预聚体反应,合成出一系列聚氨酯弹性体。以M-CDEA作为扩链剂的聚氨酯弹性体其撕裂强度、硬度和回弹比MOCA的要高,并且其耐磨性能要比MOCA的好。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双对氨基苯甲酸酯(P1000)性能及用途: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双对氨基苯甲酸酯,P1000为液体,因此可在室温下与预聚体混合,浇注和硫化,它可作为TDI和MDI体系的扩链剂,也可作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柔性改性剂。应用领域包括浇注、涂料、黏合剂、密封剂和喷涂体系,由于它的易加工性,决定了它特别适用于现场加工。XYLINK P-1000的室温硫化体系与MDI/二醇热硫化体系相比,不仅操作工艺简单,而且性能优于后者。另外在室温下硫化所得到的弹性体的收缩率低,这也是该扩链剂的一大特点。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双对氨基苯甲酸酯(P1000)包装
1、塑料桶20kg、50kg
2、铁桶20kg、50kg
这可能是由于M-CDEA改善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微相分离结构,促进了软段和硬段结构的两相分离,软段及硬段能够通过分散聚集形成独立的微区,从而使软段相的链段运动活性增强,所以其回弹和撕裂强度有所提高,因而提高了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
样品的重量是3-10mg。试验运行实在30ml/min的流动速度的氮气氛以20℃/min的加热速度从30到600摄氏度下进行的。一个MTS XP 系统的纳米硬度测试仪被用来测量聚氨酯分散体系薄膜的机械性能。
在这个试验中,一个金刚石凹形压头在连续条件下,被压入待研究材料内。压痕深度与压头和待测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关。多个压痕是在薄膜表面的不同位置以固定的载荷形成的。
载荷-位移曲线被记录出来,并由此可以计算出有效硬度和模量。
X-射线衍射(XRD)实验直接通过一个日本理学的D/max RINT 2000X射线衍射仪在30KV和20mA和一个铜的K辐射源以4℃/min的速度在5-60°的范围在薄膜样品上进行。PUD样品以薄膜形式测量。薄膜厚度在0.3到1.0mm之间。
薄膜的耐水性和耐二甲苯溶剂性通过以下方法测试。先把干胶块(5×5mm)预称重,然后再去离子水中浸泡50h来研究其耐水性,再在二甲苯中浸泡25小时来研究其耐二甲苯性,这些都是在25℃的条件下完成的。在浸泡后,将样品涂抹在实验组织上并称重。
水接触角是通过一台Phoenix图像PRO 300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分析仪测定的。数据是在一滴双蒸水滴到薄膜表面后收集到的。至少三次重复测量,并计算接触角的平均值。分散体系的冻融稳定性是通过如下方法计算的:将5ml分散体系的溶液加到一个密封称量瓶中。称量瓶首先要放到70℃的对流烘箱里5小时,然后要直接转移到0℃的制冷箱5小时,这就包括了一个典型的测试周期。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zjgyrchemic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