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酸类偶氮亲水扩链剂
使用磺酸类偶氮亲水扩链剂可制备水性聚氨酯亲水单体用量少、高固含量、耐酸碱性好的有色水性聚氨酯;使用羧酸类偶氮亲水扩链剂制备的偶氮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稳定,耐水性好,磺酸类偶氮亲水扩链剂与磺酸类偶氮亲水扩链剂混合制得的材料兼具磺酸型和羧酸型水性聚氨酯的某些优点。
磺酸类偶氮亲水扩链剂制备的偶氮型水性聚氨酯由于偶氮生色团位于聚氨酯分子链侧链,自乳化过程中,具有强亲水性磺酸盐或羧酸盐结构的偶氮单体单元分布在乳球粒子表面形成稳定的双电层结构,在较低能量(6mW/cm2)激发下即可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构型变化(异构化效率可达100%)。
制备的偶氮型水性聚氨酯由于偶氮生色团位于聚氨酯分子链侧链,具有强亲水性磺酸盐或羧酸盐结构的偶氮单体单元分布在乳球粒子表面形成稳定的双电层结构,可以作为紫外光、热响应的纳米载体,通过刺激响应改变聚氨酯的粒径大小(该双电层结构具有细密的微孔,可以通过调节粒径大小控制微孔大小),对载体内部的负载物进行控制释放等,大大扩展了偶氮聚氨酯的应用范围。
偶氮基两端连接烃基(可以是脂肪族烃基,也可以是苯基等芳烃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广泛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等的着色。
偶氮化合物具有顺、反几何异构体(见几何异构)。反式比顺式稳定。两种异构体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可相互转换。偶氮化合物主要通过重氮盐的偶联反应制得,例如:氢化偶氮化合物和芳香胺在氧化剂存在下,可被氧化为相应的偶氮化合物;氧化偶氮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在还原剂存在下,也可被还原为偶氮化合物。
化学名称: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双对氨基苯甲酸酯,P1000
分子量:1238
CAS No.:54667-43-5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双对氨基苯甲酸酯(P1000)性能及用途:
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双对氨基苯甲酸酯,P1000为液体,因此可在室温下与预聚体混合,浇注和硫化,它可作为TDI和MDI体系的扩链剂,也可作为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柔性改性剂。应用领域包括浇注、涂料、黏合剂、密封剂和喷涂体系,由于它的易加工性,决定了它特别适用于现场加工。XYLINK P-1000的室温硫化体系与MDI/二醇热硫化体系相比,不仅操作工艺简单,而且性能优于后者。另外在室温下硫化所得到的弹性体的收缩率低,这也是该扩链剂的一大特点。
偶氮基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是一个发色团。偶氮染料是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合成染料,可用于纤维、纸张、墨水、皮革、塑料、彩色照相材料和食品着色。有些偶氮化合物可用作分析化学中的酸碱指示剂和金属指示剂。有些偶氮化合物加热时容易分解,释放出氮气,并产生自由基,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故可用作聚合反应的引发剂。
芳香族偶氮化合物
1)特点
芳香族偶氮化合物共轭体系进一步增大,并且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良好的光学性能和溶解性。芳香偶氮化合物通常以比较稳定的反式结构存在,在适当的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反式结构会逐渐转变成顺式结构,在可见光的照射下,顺式结构又可恢复到反式结构。这些特点使得芳香偶氮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染料、生物医药、食品添加剂、自由基诱发剂、液晶材料及非线性光学材料等许多领域。
2)合成
因此,高效地合成芳香偶氮化合物的方法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文献报道过的偶氮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重氮偶合法、硝基还原法、芳基肼氧化法及芳胺氧化法等。其中,芳胺氧化法因其原料来源广泛易得,反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Cu(I)、Cu(II)、Ag纳米颗粒、Au纳米颗粒等在芳胺的氧化法合成偶氮苯类化合物都有报道。但这些方法需要对催化剂预先处理或者需要氧气的参与,原材料昂贵。
3)研究进展
安玉龙等考察了碳酸银作为催化剂和氧化剂,在叔丁醇钾的辅助作下,氯苯中加热反应合成芳香偶氮类化合物的反应活性,获得良好的效果,为偶氮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合成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除非特别说明,所有的反应都在敞口的环境中进行。向反应瓶中依次加入1mmol芳胺、2mmol碳酸银、2mmol叔丁醇钾和5mL氯苯,加热至120℃搅拌3h(通过TLC监测反应进行程度)。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除溶剂,加50mL乙酸乙酯和20mL水,充分振荡,分出有机层,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10mL。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钠干燥,进行柱层析分离(硅胶柱100~200目,洗脱剂为石油醚),得到偶氮苯类化合物。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zjgyrchemic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