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渗透汽化膜扩链剂
采用HTPB基PU膜从水中脱除酚类物质。研究通过调节二异氰酸根基团(NCO)与HTPB的羟基—OH以及PU渗透汽化膜扩链剂二胺的胺基—NH2的比例,使PU得到适当的并联。
与聚乙烯醇(PVA)等传统渗透汽化膜材料相比,PU渗透汽化膜扩链剂合成的PU膜开发时间较短,而且从结构上看,其极性小于PVA,并不适合作为脱水膜材料使用,因此PU渗透汽化膜扩链剂合成的PU膜多数用于从水溶液中回收少量有机物(酚类、酯类和醇类等)。
已有研究表明,PU膜中软段区域为膜分离过程中小分子的可渗透区域,因此疏水性和柔顺性都很好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软段材料。
结果发现,交联膜对水中的苯酚(质量含量3%)有很高的选择性,在60 ℃时分离因子可以达到1000以上,但是通量较低,60 ℃时最大通量不超10 g/(m2·h)。其中交联密度最高的PU膜对苯酚的选择性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进料温度上升,膜的选择性和渗透性均增加,交联度最大的膜PUUSD50(—NCO/—OH/—NH2摩尔比为2/1/0.5)随着进料温度从30 ℃提高到60 ℃,分离因子上升幅度相当大,从87.4增加到1200左右,另一种交联度稍低的膜PUUSD20(—NCO/—OH/—NH2摩尔比为2/1/0.2)的分离因子,也随温度的提高有相当大的增加。但该研究并没有制备其它交联度的膜作以对比,也未对此作更深入的分析。
自20世纪30年代发明聚氨酯橡胶以来,由于其性能优异,尤其是其高耐磨、高强度、高硬度下的高弹性、高吸震能力及耐油、粘接性好等特点,使其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中文名称:4,4'-亚甲基双(2-甲基-6-乙基苯胺),扩链剂固化剂MMEA
中文别名:二(3-甲基-4-氨基-6-乙基)苯甲烷; 硬化剂MED; 4,4亚甲基双(2-甲基-6-二乙基苯胺)
4,4'-亚甲基双(2-甲基-6-乙基苯胺),扩链剂固化剂MMEA应用:聚氨酯弹性体、聚脲树脂固化剂及环氧树脂固化剂.
包装: 25kg/桶
聚氨酯弹性体扩链剂(有时称固化剂)有二元醇和二元胺两类,用后者固化得到的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优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多。 目前二元胺扩链剂中应用最多的是3,3’2二氯24,4’2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有人认为MOCA有致癌嫌疑。
从工艺角度上讲,MOCA最大的缺点是,它是固体,可能有粉尘污染,使用前必须在110℃以上预先熔化;而且因为扩链剂及预聚体温度高,混合操作时间(釜中寿命)较短。因此,国外发达 国家限制了其应用,并竞相研制生产新型扩链剂,试图取代MOCA。
对扩链剂的要求是低毒、价廉、液体化、操作寿命适当。 开发了一些新型芳香族二胺扩链剂如二氨基二甲硫基甲苯(DADMT,EthacurE300)和2,42二氨基252巯基甲苯。本工作将两种液态扩链剂DADMT和TX21与固态扩链剂MOCA在聚氨酯弹性体中的应用作了对比。
主要仪器设备。常规玻璃仪器;QLB2D400mm×400mm平板硫化机;XLD2250型电子式橡胶拉力实验机;CJ26A型 落球式回弹试验机;邵A硬度计。
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三口瓶中加入聚酯多元醇,于110~120℃下真空脱水1~2h,然后降温至60℃,加入TDI,缓慢升温至80℃,保温反应2h,脱 气后倒出,得到NCO质量分数为5%的预聚物,密封备用。取一定量的预聚物,分别加入计量好的MOCA、DADMT、TX21三种扩链剂,迅速搅拌均匀,在平板硫化机上加热加压成型,并于100℃下硫化1h。 硫化后的试样于90~100℃下后熟化8h。
三种扩链剂对工艺性能的影响。分别用MOCA、DADMT、TX21三种扩链剂固化相同的PEA2TDI预聚物,由于这三种扩链剂在常温下的状态不同,它们固化时所需要的操作条件也不同。MOCA固化体系,预聚物温度80~90℃,MOCA温度95~105℃,凝胶时间2~3min。如果温度过高,则操作期过短,在组分间充分混合均匀之前已经固化,易出现次品;如果温度过低,则两组分混合后可能有MOCA析出,在制品表面和内部出现雪花状MOCA晶体,影响制品外观和质量。
文章版权:张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
http://www.zjgyrchemical.com
